百城查查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
主页 > 宋词三百首
霜天晓角·赤壁 宋朝 - 辛弃疾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
注解

1、赤壁:赤壁有二,均在湖北境内。一在今嘉鱼县东北江滨,有赤矶山,为当年孙、刘联军大破曹兵之地。一在今黄冈县,临江有赤鼻矶。当年苏轼贬黄州曾游赤壁,因地名相同起兴,写下著名的怀古词赋。辛词所指,当是苏轼笔下的黄州赤壁。按稼轩曾二官湖北,并于江西、湖北两处调任频繁,所以此词可能写于淳熙四年至六年1177———1179间。

2、雪堂:苏轼以“乌台诗案”贬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筑室于黄州东坡,取名“雪堂”。“雪堂”两句言苏轼未借文章之力而青云直上,反因诗文致祸贬谪黄州。

3、迁客:遭贬迁的官员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

4、不得文章力:刘禹锡:“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

5、泯:消失。“赋写”三句言苏轼当年在此写下感叹曹、刘兴亡的诗篇,而今千古历史遗迹已无踪影。6、陈迹;旧迹;过去的事情。

7、矶(jī)岸赤:即赤壁。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望中”两句一眼望去,但见岸石皆赤,赤鼻矶直插白浪翻滚的江心。

8、直下: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长啸:岳飞《满江红》:“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0、悲天地二句:苏轼《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半夜”三句半夜一声长啸,天地为之生悲、变窄。

赏析

这是一首赤壁怀古词。因赤壁而怀苏轼,因苏轼遭贬而叹人生不平,因苏轼怀古词赋而生千古兴亡之感。与坡公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相比,稼轩更多执着现实,耿耿国忧。故其结处有长啸泣歌之举、天狭地窄难纳愤懑之悲。东坡词清雄超旷,稼轩词沉郁悲壮,此正苏辛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