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才公望
					
					- 
							
拼音:gōng cái gōng wàng
简拼:GCGW
 - 
							
注音:ㄍㄨㄥ ㄘㄞˊ ㄍㄨㄥ ㄨㄤˋˋ
词性:中性成语
 - 
							
繁体:公才公朢
字数:四字成语
 - 用法:公才公望联合式;作谓语;。
 
						成语解释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成语出自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使用示例
					
					公才公望当黑头,姓名指顾书金瓯。(清 沈曾植《陈庸庵尚书水流云在图册》诗)
				
						成语故事
					
					南朝时期,梁国的王暕年幼时,父亲在齐国作太尉,太尉相当于三公、宰相等位。一次王家宴客时,来的客人见了王暕就对其父亲说:“公才公望在这孩子身上又看到了。”后来,王暕成年时也作了大官
				
						相关的其他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