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
拼音:hànxué
英语:Han Learning, a Qing dynasty movement aiming at a philological appraisal of the Classics; Chinese studies (in foreign schools); sinology
基本含义
1.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名物、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
2.对中国的研究,尤指关于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
词语解释
汉代经学中注重训诂考据之学。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学者崇尚其风,形成与“宋学”相对的“乾嘉学派”,也称“汉学”。清代汉学治学严谨,对文字训诂、古籍整理、辑佚辨伪、考据注释等,有较大的贡献。但存在泥古、繁琐及脱离实际等流弊。又称“朴学”。清赵翼《题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近时风稍衰,汉学又哮吼。”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乾嘉之世,文网日密,而奇才异士,无以自见,争言汉学,析辩异同,以注疏为文章,以考据为实学,琐碎割裂,莫知大体。”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他比我年长,读书很多,对文字学、汉学颇有研究。”
外国人称研究中国的学问为汉学。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记日本国人语》:“日本之讲汉学,自伊藤仁斋始。”莫东寅《汉学发达史》七:“东来教士及欧洲本土学者,相携并进,至十九世纪,汉学(Sinology)於焉确立。”
指私塾。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故农民宁欢迎私塾(他们叫‘汉学’),不欢迎学校(他们叫‘洋学’)。”
汉学的造句
1、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2、 能邀请这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汉学家,我深感荣幸和愉快。
3、 “国际汉学研究书系”以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介绍自16世纪以来海外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以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丛书分“西方早期汉学译丛”、当代汉学名著译丛”、海外汉学研究”三个系列陆续出版,计划推出首批8种。
4、 故农民宁欢迎私塾(他们叫“汉学”),不欢迎学校(他们叫“洋学”),宁欢迎私塾老师,不欢迎小学教员。
2、 能邀请这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汉学家,我深感荣幸和愉快。
3、 “国际汉学研究书系”以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介绍自16世纪以来海外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以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丛书分“西方早期汉学译丛”、当代汉学名著译丛”、海外汉学研究”三个系列陆续出版,计划推出首批8种。
4、 故农民宁欢迎私塾(他们叫“汉学”),不欢迎学校(他们叫“洋学”),宁欢迎私塾老师,不欢迎小学教员。
包含汉学字的词语
包含汉学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