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
拼音:shíkè
英语:stone inscription; carved stone
基本含义
1.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2.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词语解释
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亦指上面所刻字画的拓本。
《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琅邪臺,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宋黄庭坚《书磨崖碑后》:“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丝。”金元好问《济南杂诗》之五:“石刻烧残讌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四·读书台》:“济南近有人耕田间,掘得‘读书臺’三字石刻。”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宋人的《唐风图》和《耕织图》,现在还可找到印本和石刻。”
镌雕石制品。
《人民日报》1959.9.19:“有些技艺精湛的石刻艺人,只能背上几块石头,天涯海角到处流浪。”
石刻的造句
1、铁山、岗山摩崖石刻
2、 门顶上面,有一长条硬石刻成的浮雕,代表四季的形象已经剥蚀,变黑。
3、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4、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2、 门顶上面,有一长条硬石刻成的浮雕,代表四季的形象已经剥蚀,变黑。
3、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4、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包含石刻字的词语
包含石刻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