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
拼音:diānkuáng
英语:zany; cracked; deranged; mad
阿昌族的近义词
发疯: ①精神受到刺激而发生精神病的症状。 发疯
基本含义
1.病名。指精神错乱的一类疾病。
2.由精神病引起的言语或行动的异常现象和症状。
3.言谈举止轻佻的,不庄重,不合常情,放荡不羁。
词语解释
谓言语行动失常的病理现象。亦指玩世不恭,放纵不羁。
唐元稹《厅前柏》诗:“我本癲狂耽酒人,何事与君为对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岂知天理不容,自见了姊夫归家来,他妻子便癲狂起来,口説的多是姊姊巢氏的説话。”《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癫痫总括》:“经言癲狂本一病,狂乃阳邪癲是阴。”
形容兴奋到了极点。
萧红《生死场》七:“忙乱的叫卖童,手中花色的葫芦随着空气而跳荡,他们为了‘五月节’而癫狂。”艾青《火把》诗:“他们都已在兴奋里变成癫狂。”
癫狂的造句
1、癫狂的;疯狂的
2、 他和他的伙伴们在乐台上冒着毁灭、癫狂、丧命的危险,努力使它令人听来颇觉新奇。
3、 躁狂高度亢奋或癫狂的状态
4、 1、癫狂抑郁症患者。这种病人一会儿绝望到顶,一会儿极度兴奋或者控制不住的狂喜。
2、 他和他的伙伴们在乐台上冒着毁灭、癫狂、丧命的危险,努力使它令人听来颇觉新奇。
3、 躁狂高度亢奋或癫狂的状态
4、 1、癫狂抑郁症患者。这种病人一会儿绝望到顶,一会儿极度兴奋或者控制不住的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