喳喳
拼音:zhā zhā
英语:whisper; to whisper
基本含义
形容小声说话的声音。
词语解释
形容鸟叫声。
宋曾巩《听鹊寄家人》诗:“鹊声喳喳寧有知,家人听鹊占归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隔窗野鹊儿喳喳地叫。”《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一只喜鹊……喳喳地连声叫着。”
形容高声叫嚷。
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三折:“是那个喳喳的高叫在耳边厢。”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被他推倒当街,跌损形骸,直从鬼门关上孩儿每喳喳的叫回来。”
形容嚼食声。
《十月》1981年第2期:“只听得一片急促的喳喳嚼食声,每只鹿站立的姿势久久不变。”
低声唠叨;小声说话。
清洪昇《长生殿·絮阁》:“休得把虚脾来掉,嘴喳喳弄鬼粧幺。”如:他俩喳喳了好半天。
小声说话的声音。
楼适夷《战地的一日·挚爱》:“有些老太太和孩子围在旁边瞧,喳喳的不知说些什么。”
喳喳的造句
1、我同湖泊、群山、樱桃树、割草人以及一株剪过枝的酸橙树上的那只看不见却听得到喳喳叫声的苍头燕雀之间,存在着感官上的直接联系。
2、 现在天就要晴了,一只麻雀已开始喳喳地叫。
3、 她在妈妈耳边喳喳了两句。
4、 ( 你们喳喳真吵死人。别说了,干你们的活。
2、 现在天就要晴了,一只麻雀已开始喳喳地叫。
3、 她在妈妈耳边喳喳了两句。
4、 ( 你们喳喳真吵死人。别说了,干你们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