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āo tī
英语:picky; fussy
指责: 1.指摘;斥责。指责
指摘: 1.亦作"指谪"。挑出错误,加以批评指摘
指斥: 斥责;批评所挑出的错误:指斥朝政|毫指斥
批驳: ①对错误的言论或行为加以批判和驳斥:批驳
批评: 指出好坏:圈点批评。也专指对缺点和错批评
批判: ①评论是非:评论先代是非,批判未了公批判
攻讦: 〈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攻讦
月旦: 1.指旧历每月初一。2.指月旦评月旦
褒贬: 评论好坏:~人物ㄧ一字~ㄧ不加~。褒贬
评论: 1.批评﹑议论。2.批评﹑议论的评论
评述: 1.评论﹑叙述。评述
抉剔: 1.搜求挑取。抉剔
tiāotī的又音。义同“挑剔tiāotī”。
拨动;拨弄。
唐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诗:“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元萨都剌《灯草》诗:“但勤挑剔不惮劳,万炬金莲红药院。”沙汀《龚老法团》:“他照例抽来一根香签,挑剔着烟哨里的烟粪。”鲁迅《彷徨·孤独者》:“那地方的几个绅士所办的《学理周报》上,竟开始攻击我了,自然是决不指名的,但措辞很巧妙,使人一见就觉得我是在挑剔学潮。”
过分指摘细微差错。
明朱国桢《高先生墓志铭》:“有冷语挑剔者,余等皆偁疾不出。”《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现在开了这个大门,以后尽多尽用,部里头还能再来挑剔我们吗?”何为《第二次考试》:“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
指点。
《朱子语类》卷七八:“某尝欲作《书》説,竟不曾成,如制度之属,祗以疏文为本,若其他未稳处,更与挑剔,令分明,便得。”《五灯会元·黄山轮禅师法嗣·郢州桐泉禅师》:“‘请师挑剔。’师曰:‘攂鼓转船头,棹穿波里月。’”《景德传灯录·郢州桐泉山和尚》作“挑揥”。
书法中由下而上的一种笔划。
宋姜夔《续书谱·真》:“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晋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
2、 他以挑剔的目光审视家具的质量。
3、 他为人兼有傲慢、含蓄和爱挑剔的性子。
4、 我可不认为传教士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竟然这样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