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⑴怨王孙:应作“双调忆王孙”。《乐府雅词》虽然是现存《漱玉词》最早的好版本,但是对于此词的调名却误作“怨王孙”,此后便以讹传讹。
⑵苹:亦称田字草,多年生浅水草本蕨类植物;汀:水边平地。
这是一首秋景词,词人以其独特的方式,细腻委婉又具体形象地传达出一种特色鲜明的阴柔之美。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萧瑟冷落的感觉,自宋玉“悲秋”以来,文人笔下的秋景,总呈现出一种悲凉萧瑟之色。然而李清照这首《怨王孙》中的秋景,展现的是一幅清新广阔的画图,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生命和感情,由此见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湖上风来”句起语不俗,避开俗套。秋高气爽,常见风平波静,而一旦朔风初起,便会吹起悠远的水波,宣告着深秋到了,所以说“秋己暮”。而一句“红稀香少”,更通过自然界色彩和气味的变化,进一步点染了深秋的景观。大自然总是宜人的,深秋季节却别有滋味,这里,作者不说人们如何的喜爱山水,倒说“水光山色与人亲”,将大自然人情化、感情化了。正是这“与人亲”,方换得人与景亲,也才能真的领略到大自然的水光山色中的景物美,所以,作者所说的“说不尽、无穷好”言之有根,是从心田深处发出的真诚的赞颂之语。
下片虽然仍是对秋景色的继续描绘,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莲实叶老、露洗苹草,都标示着深秋的时令,人所共见,却易于忽略,一经作者点染,便觉秋意袭人。而沙滩上勾头缩颈睡眠的鸥鹭等水鸟,对于早早归去的人们头也不回,似乎以此表示了它们的不满。这里,鸥鹭也人格化了,与上片的山水的感情化似是同样手法,但却一反上片的山水“与人亲”,而为鸥鹭对人恨,这一亲一恨之间就带给读者以清新多样之感,且通过人们郊外的不能久留,更深一层地透露出深秋的到来。
这首词造景清新别致,描写泪细密传神,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耐人寻味。
- 《点绛唇·蹴罢秋千》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点绛唇·寂寞深闺》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 《忆秦娥·临高阁》
- 《清平乐·年年雪里》
- 《永遇乐·落日熔金》
-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 《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 《念奴娇·萧条庭院》
-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 《多丽·咏白菊》
-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 《临江仙·梅》
-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武陵春·春晚》
-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上一首:《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下一首:《清平乐·春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