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 
							
拼音:shí miàn mái fú
简拼:SMMF
 - 
							
注音:ㄕˊ ㄇ一ㄢˋ ㄇㄞˊ ㄈㄨˊˋ
词性:中性成语
 - 
							
繁体:十靣埋伏
字数:四字成语
 - 用法:十面埋伏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成语解释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成语出自
					
					《前汉书平话》中卷:“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
				
						使用示例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十面埋伏,我预先布置好啦。”
				
						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相关的其他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