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
拼音:zhèngshǐ
英语:the 24 or 25 official dynastic histories; true history, as opposed to fictional adaptation or popular legends
阿昌族的反义词
野史:旧指私人编撰的史书:稗官野史|人间野史亦堪传。野史
稗史:1.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稗史
基本含义
指官修的纪传体史书,如《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
词语解释
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隋书·经籍志二》:“今依其世代,聚而编之,以备正史。”清冯桂芬《<明纪>序》:“史家分纪传、编年二体,而纪传为正史。”胡适《论短篇小说》:“又如《水浒传》所记宋江等三十六人是正史所有的事实。”
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考订历史。
唐王绩《游北山赋》:“察俗删诗,依经正史。”
正史的造句
1、庆幸晚晴园已经纳入了新加坡正史,晚晴园可歌可泣的往事,是新加坡与中国共同拥有的历史遗产,是两国人民共同的记忆。
2、 这一研究可以起到补充正史的作用。
3、 崔鸿是第一个把十六国时期历史当作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进而把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提高到正史地位并为此而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史学家。
4、 事实是有200多次奴隶起义,包括著名的弗吉尼亚州奈特特纳起义和南卡来罗纳州丹马维斯起义,还有其它的反抗斗争,都被奴隶主所掩盖,不能写入“正史”。
2、 这一研究可以起到补充正史的作用。
3、 崔鸿是第一个把十六国时期历史当作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进而把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提高到正史地位并为此而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史学家。
4、 事实是有200多次奴隶起义,包括著名的弗吉尼亚州奈特特纳起义和南卡来罗纳州丹马维斯起义,还有其它的反抗斗争,都被奴隶主所掩盖,不能写入“正史”。
包含正史字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