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足轻重
					
					- 
							
拼音:jǔ zú qīng zhòng
简拼:JZQZ
 - 
							
注音:ㄐㄨˇ ㄗㄨˊ ㄑ一ㄥ ㄓㄨㄥˋˋ
词性:中性成语
 - 
							
繁体:舉足輕重
字数:四字成语
 - 用法:举足轻重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指人的地位等。
 
						成语解释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成语出自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使用示例
					
					举足轻重,动关大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将军叫窦融。新莽末年,为将军,后来投降刘玄,担任张掖属国都尉。刘玄败亡以后,他联合酒泉、  敦煌等五郡,割据河西,号称河西五郡大将军,势力很大。  汉光武帝刘秀取得政权后,中原的局势越来越稳定,窦融便想归归附刘秀。于是他派长史刘钧携带珍宝拜见刘秀。刘秀  很高兴地接受了请求,并封窦融为凉州牧,赏赐贡黄金二百斤,还给窦融写了一封信,分析了当时政治、军事形势,肯定窦  融治理河西五郡的政绩。信中说,除朝廷和窦融之外,还有益州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器,他们都野心勃勃,想称王称霸。在  此形势下,窦融的地位举足轻重,对统一全国起着关键作用。  窦融接到光武帝的信后,表示一心一意归顺朝廷/后来,他率兵协助朝廷,平定了隗器的叛乱,又灭掉了公孙述。因此,  刘秀封他为安丰侯,让他担任大司空。
				
						相关的其他成语